作为一座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,青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,境内名胜古迹众多,有被誉为中华之最的云门山摩崖石刻“寿”字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驼山、国家级森林公园仰天山,有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——龙兴寺佛教造像、纪念范仲淹青州为官的“范公亭”、李清照在青州居住过14年的“顺河楼”,有纪念农民起义领袖的“唐赛尔寨”“黄巢洞”,以及千余处历代建筑碑碣、题记、石窟造像等,可谓景色瑰丽,闻名遐迩。
“对青州来说,从来就不缺文化,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。”青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冀波告诉记者。
据介绍,为赋予旅游资源更多的“文化味”,青州市把文化项目建设融入到全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,以“佛国寿山”为形象定位,依托云门山、驼山和龙兴寺等主体景点,积极根据历史典故、遗迹,串连规划建设了甲子文化园、凤凰山景观公园、将军文化生态园、东夷文化生态园、锦绣江南生态园、玲珑山及井塘民俗村等景区(点),初步形成了以文化体验、修身养生为主题的“佛国寿山”文化旅游区。
与此同时,为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古城文化内涵,青州市还按照“两城四区”的城市发展格局,在古城区坚持保护与提升相结合,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,努力打造“白墙灰瓦、绿树青石、古朴典雅、彰显文化”的城市风格。据介绍,青州市专门邀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编制了《青州古城保护与修复建设概念性总体规划》,以点、线、面结合的方式做好古城古街的保护修复工作,保持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。目前,宋城、龙兴寺、东夷文化标志园等一大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,成为展现青州古城风貌的一道道文化景观。
记者了解到,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从头到脚的精细“包装”,不但拉长了旅游产业链条,也叫响了青州“海岱明珠、休闲胜地”的特色旅游品牌。据介绍,仅今年清明节3天小长假期间,青州市就接待游客达62.8万人次,门票总收入480万元,旅游人数和门票收入较去年都有大幅提升。
评论